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中国教育报》登载介绍我院的专题文章——《十年高职,几度征途》

发布时间:2009-07-16 浏览次数: 设置

     

    2009年7月14日,《中国教育报》登载了介绍我院人才培养经验的专题文章《十年高职,几度征途——四川一所高职学院所经历的困惑与革新》,全文如下:

    当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产业的升级,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摸索前行后,已经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承担起真正的责任,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基本认同。其直接的表现就是——招生火爆了,就业更好了,名望提升了。
而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国范围内,三轮100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的“生猛”出炉,更是为高职在全国各地“站稳脚跟、深入人心”打下了强心针。
高职自上世纪末大发展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办学者,都在苦苦地追问一个问题:高职院校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现在,十余年过去了,全国示范的高职院校已经“陆续亮相”,曾经困惑所有高职学院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吗?又是如何解决的?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近距离地去探路一访。
 
十年高职 几度征途
——四川一所高职学院所经历的困惑与革新
 
高职教育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从1985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并建立126所职业大学,到1999年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走过了十余年的初创期。
1999年至今,则是高职红红火火大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既是令人困惑的十年,也是催人思变、努力奋发的十年。最初,不少高职学校从办得好的中职学校变身而来,他们希望从“高等教育的高度”得到大众的认可——高职教育姓“高”。
那一时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一直被认为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确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要在岗位上独挡一面,还需3至5年的经验。
在高职教育不断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它又试图千方百计引导大众:高职学院之所以有特色,有市场,就业好,就因为高职教育还姓“职”。 于是,另一种倾向渐渐引起部分专业人士的注意:高职教育对重理论轻实践的历史矫枉过正,导致重实践轻理论。不少高职院校将大量的学生招进来,进行简单的技术培训后,很快就推向就业市场。人文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淡化了。这一模式虽然带来了短暂的高就业率和招生的火爆,但却是明显的“目光短浅”,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当高职教育在“重理论”与“重实践”之间左右摇摆的时候,普通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呈现出夹逼之势,高职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目标定位。
十年中,从缺钱、缺人、缺经验,到学国外,找市场,求变革,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外探索,也在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上孜孜以求,诸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等等。
十年后,高职教育依然在问题的出现与破解中毅然前行:如何解决高职学院设备投入、双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等办学难题?如何解决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系统,实践技能不过硬,先进技术掌握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是所有的高职学院思考的问题,作为困惑的先行者、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亦在其中。只是,在经历了最初的困惑与迷茫之后,这所学校在又一次起航的征程中勇于探路,在创新发展之路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校企互补双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走过大发展的十年之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何还要改革,怎么改?如何突破“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样笼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走大学企业化道路,被普遍认为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所需人才。
也就是说,高职培养什么样的人,要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企业与教育合作的一种模式。
在中国,由于没有法定义务也没有利益驱动,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热心。校企合作最终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很难得到企业的支持,培养的人才也就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
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便因此面临一系列难题:首先,学校设备投入大,教师工程能力要求高,仅靠政府难以解决,企业直接出人出钱很难,办学难度大。其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实践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职业素质不高,掌握先进技术能力不强。再次,学生再学习能力不强,延伸培训机制不完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工艺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协作精神好、岗位适应快。然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与之相适应。
如何才能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关键是要找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利益结合点,让校企双方实现共赢。
为解决这一问题,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主动融入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赢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
要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就要把企业“拉进来”一起培养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搭建了开放平台。
“厂中校”——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和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引入到学院实训基地,与学院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按学校要求结合生产开展教学,实现双赢。目前,东汽将工具研究所和叶片分厂一个车间设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带入22台套价值近3500万元的数控设备、42名技术人员、产品生产任务和技术研究项目。
“校中厂”——学校利用企业大型设备和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主要专业课和实训教学。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建造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后,企业急需模锻高技能人才,二重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该类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核心专业课和实训设在二重模锻车间,利用了该车间的1.3亿元的模锻设备,31名工程人员承担了该专业的教学任务。
其实,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昭示的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人家企业为什么要“搅和进来”呢?学校和企业要双赢,要找到校企共同的利益结合点。
 
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形成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在“双赢”的概念中,学校和企业走得更亲近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就经常跟二重、东电、东汽的厂长们坐在一起。这样一来,企业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何反馈就一目了然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次调研,并与行业企业一起,分析高职毕业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实践技能不足、岗位适应慢。其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后劲不足。而基础知识和能力又难以在企业岗位上弥补。也就是说,企业希望学校“重基础”,不仅要确保毕业生上岗就能上手,还要确保学生发展后劲足,有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中,人才培养全能化也是一种趋势。实施综合职业能力教育,已逐步成为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美国在“学校到工作”的联邦项目中,要求参加项目的所有学校要为学生提供4至6大类职业课程模块。德国在加强学生综合职业技能锻炼的同时,逐步加强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时代,高等职教培养目标由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向“技术人文者”转变。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高职学生学习时间短和理论学习能力弱之间的关系,促进理论学习系统有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一致认为,在培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相互交融,系统培养。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调控机制,实施持续改进。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英语、数学、计算机、工程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逻辑思维、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工程素质等,为后续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比如说,数学设计了“基础+工具+素质”结构,分别解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工程计算和逻辑运算、严密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并注重各专业侧重,如机械类专业侧重微积分、线性代数;电类专业侧重离散数学、数理逻辑。
   实践技能课则强调专业课和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成系统。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按企业需要,设立了四级岗位序列,明确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相应要求。在此基础上,校企联合开发课程。
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两条主线系统培养,全面推行‘双证制’、一个延伸培训机制”的“1221”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开放平台,突破了高职办学瓶颈;通过对学生的系统培养和延伸培训,提高了其持续发展的能力。
该模式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焊接、电气专业实施,成效显著。5年以来,8000余名学生受益,增强了文化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提高了持续发展能力。毕业生更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连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该校毕业生在装备制造企业关键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的主操手80%都是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东电在研制500吨“巨无霸”三峡转轮时组建的40人“技术攻关队”中,包括队长在内的29人是该校近几年的毕业生。
近几年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德阳重装企业结成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四川“5.12”特大地震后,该校将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腾出场地,将东汽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设备和学院生产性实训设备再次整合,帮助东汽迅速恢复生产。学院师生紧急组建“技术服务突击队”,冒着余震为东汽抢修出50多台大中型设备,还为东汽培训员工300多人。
结合装备制造业和区域经济特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1221”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整体上实现了高职办学的突破。在校企合作普遍“貌合神离”的现阶段,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高职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写在后面
其实,在行进的路上,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也走得并不轻松,他们依然感觉到校企合作的不够深入和非常态化。在国外,行业协会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搭建了常态化的沟通桥梁,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高职教育必须要走一条自己的路。高职教育必须回归职业教育的核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知行合一”这样古老哲理在职业教育领域真正落地生根。


返回原图
/